1、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2、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缩写后是“敦煌莫高窟是宝库。”或“莫高窟是宝库。”
3、改变句子语序:可以把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改变顺序,使句子的语序更加灵活,更加紧凑。
4、我的叔叔在灯光明亮的舞台上给孩子们唱歌。
5、例:叔叔唱歌。
6、扩句的口诀:
7、什么是扩句
8、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9、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10、语文改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11、语文改句子的方法,有标点符号改句子,替换词语改句子,删减词语改句子
12、找到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再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
13、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14、六年级语文句式改写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句式改写技巧和方法:
15、数量词语可以删。
16、改变句子形式: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疑问句,把疑问句改写成陈述句,把祈使句改写成感叹句,把感叹句改写成祈使句等,以此改变句子的形式。
17、肯定句转感叹句:将肯定句改为感叹句,通常是在句末加上“啊”、“呀”等感叹词,或者在句中加上“真”、“太”等修饰词,以表达强烈的情感和感叹。例如:“他真的很聪明,太厉害了!”
18、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19、第一种是“移植式”,即“直接在银幕上再现一部,其中极少有明显的改动”。
20、扩句的方法
21、④检查主角有没有变化,不能变!
22、第三种是“近似式”,即相对于原著而言,影片要“善于表达近似的观念和找到近似的修辞技巧,只从它们的原始材料吸收一些线索”。无论哪一种方式,在进行影视改编时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创作出好的影视作品
23、①少先队员刷墙。
24、陈述句转被动句:将陈述句改为被动句,通常是将主动语态的动词改为被动语态的动词,并在句子中加入适当的介词或连接词,以表达被动的语气和语法结构。例如:“小明把书放在桌子上,被老师发现了。”
25、扩句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
26、改变句子结构:句子结构改变是改写句子的最基本方法,可以把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改变顺序,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流畅。
27、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28、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29、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争议,看情况而定。
30、(2)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1、扩句时,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2、扩写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向前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33、缩句的口诀:
34、②“得”字后面也要删,
35、⑥要保留否定性词语。
36、①名词前面加修饰词(……的)
37、改写的工具:(1)改写橡皮;(2)涂改液;(3)小刀;(4)透明胶。
38、改写方法:(1)改变文体: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作改动,大都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例如:古诗改写成词,诗歌改成记叙文,记叙文改成说明文;改成剧本,(2)改变语体:文言改成白话;改变结构,顺序改成倒叙,重新组织材料;(3)改变人称: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4)改变句式:扩写句子。缩写句子等。
39、“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40、二、缩写句子
41、“地”前限制要删去。
42、⑤“着”“了”等助词不要删掉,
43、(2)先提问,再扩句。
44、③时间、地点、数量来补充。
45、如: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
46、④重点找出主谓宾,
47、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48、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49、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50、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51、改写技巧:先要认真领悟原文思想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和主要故事情节,这样改写起来才胸有成竹。然后确定怎样取舍材料和组织材料,不妨先拟出提纲,以便心中有数。人称和语言的运用,也要恰当处理。
52、(1)最根本的是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具体。
53、方法:要忠实于原文。扩写时,要准确把握原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遵循原文的体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
54、一、扩写句子
55、第二种是“注释式”,即“把一部原作拿出来以后,对它的某些方面有所改动。也可以把它称为改变重点或者重新结构”。
56、“的”前修饰都删去。
57、(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
58、肯定句转反问句:将肯定句改为疑问句,通常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岂”等反问词,或者在句尾加上“吗”等疑问词,以表达强烈的语气和情感。例如:“他很聪明,难道你不知道吗?”
59、肯定句转否定句: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通常是在句中加入否定词,或者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以表达否定的语气和情感。例如:“我不喜欢吃蔬菜,我只喜欢吃肉。”
60、我有个诀窍:做语文练习中的扩句题时,我就在可子主语和谓语,宾语的前面分别加上带有“的”和“地”的词语来限制和修饰主语,谓语和宾语;缩句时就反其道而行之,把主语和谓语,宾语前面带“的”和“地”的词语去掉就行了。
61、抓住主干来缩简。
62、③时间、地点、数量词统统不要全删掉,
63、先把原句画出主要成分:主要讲“学校”,“开展活动”,然后按主要成分提问扩句。
64、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缩写后是“五星红旗飘扬。”或“"红旗飘扬。”
65、扩句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66、扩句的意义
67、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
68、题目给出的例子,扩充了“谁”的叔叔,在“什么样”的地方,给“谁”唱歌。
69、特定词组的缩写。
70、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
71、(2)通过扩句,还可以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72、②祖国在前进。
73、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句式改写技巧和方法,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句子结构进行运用。同时,还需要注意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以及句式的通顺和自然。
74、下面举两个例子:
75、这句话的主语是“春风”,“吹”则是谓语,是揭示“春风怎么样”的。一般地说,主语“谁”的前面可以加词,在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前面也可以加词。即:(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三月)的春风(徐徐)地吹。
76、①“的”“地”前面全都不要,
77、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
78、美国电影学者杰·瓦格纳把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方式分为三种。
79、例如:春风吹。
80、技巧: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或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避免枝大于干。
81、否定句转肯定句:将否定句改为肯定句,通常是去掉否定词,或者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以表达肯定的语气和情感。例如:“我不会游泳,我可以学习。”
82、在扩句练习中,要真正明确扩充的目的。干万不要为扩句而扩句,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
83、谓语后“着、了、过”和宾语后“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
84、抓住句子主要成分,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85、改变句子词汇:可以把句子中的词汇替换成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
86、如“五星红旗”最多可以缩写成“红旗”而不能再缩写成“旗”。也有的人认为两个字的修饰可以去掉,一个字的不可以去。
87、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
88、(3)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89、例如:学校开展活动。
90、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一“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91、。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92、(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
93、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94、②动词前面加修饰词(……地)
95、扩写为:第二中队的少先队员冒着寒风在学校里刷墙。
96、剧本的内容 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它效果变换等。 一个典型的剧本例子如下: 公馆一室内 王妈:(小心翼翼地),您还是得注意身子,就吃点东西吧。 赵:(把碗砸在地上)不吃,我就是不吃。 (王妈下)剧本的结构 一部较长的剧本,往往会由许多不同的段落所组成,而在不同种类的戏剧中,会使用不同的单位区分段落。在西方的戏剧中,普遍使用“幕”(Act)作为大的单位,在“幕”之下再区分成许多小的“景”(scene)。中国的元杂剧以“折”为单位,南戏则是以“出”为单位,代表的是演员的出入场顺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创造后,将“出”改为较为复杂的“出”。 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再高潮结局”。当然根据编剧技巧的不同,结构还会变化。如“佳构剧”。剧本创作三大忌1写剧本变写2用说话去交待剧情3故事太多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