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2、手不释卷
3、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4、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5、手(拼音:shǒu)此字初文始见于西周金文,象形字,其古字形像人的手,有五指。在古文字里,手作偏旁通常写作侧面形(“又”)。手本义指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引申作动词,表示手持、用手拿着,又引申为自己亲手做,还引申指小巧易拿的,又指代人。手也作量词用,用于技能、本领。
6、意思是不肯放下手中的书籍。形容勤勉好学或读书入迷。
7、可以确定的是,手不释卷是一种习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特点。
8、sbsj
9、通常情况下,手不释卷是因为对待学习或工作认真负责、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或者是由于任务或学业繁忙而需要加速完成。
10、《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1、手不释卷[shǒubùshìjuàn]
12、手不释卷(shǒubùshìjuàn),出处为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13、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4、[shǒubùshìjuàn]
15、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
16、意思就是不肯放下手中的书籍。形容勤勉好学或读书入迷。
17、其解释为: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8、反义词:
19、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20、同义词:
21、shǒubùshìjuàn
22、手不释卷是指一个人面对书籍或者文件时,看了又看、看不够的情况。
23、【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4、此外,手不释卷也可能是社交行为的一种维度,因为有些人喜欢通过阅读来获得感官享受、轻松舒适或销退工作、学习中的疲惫感。
25、因此,手不释卷的现象因人而异,需要具体分析具体情况,才能得出更加精准的结论。
26、不学无术
27、释:放下的意思。
28、手不释卷的释是放下,解释的释是分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