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萧红,出自萧红的长篇《呼兰河传》。文章以孩子气十足的腔调展现了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年画,表现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全文拥有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充满梦幻色彩。
2、巜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最艰苦的阶段。这时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原型创作了这部。
3、文中多处也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4、《呼兰河传》中萧红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环境细节来传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借景抒情的句子:
5、祖父的园子》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快乐的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6、"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7、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她的作品,在散文的优美意境中写出了寂寞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是其散文化的外在结构与基于情感的内在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8、圆月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软的笑脸。
9、这些句子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10、"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11、"天空是发灰的,云彩也失了形状,好像被洗过砚台的水盆,有深有浅,浑洞洞的。"
12、"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
13、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
14、萧红描写的景物生动有趣,从大自然的远景到近景,从宏观写到微观,景物描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句子很多,比如:我抬头望了望天空,只见天空就像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有的像兔子活蹦乱跳,有的像一位仙女在空中梳妆打扮。还有的像一座座联绵起伏的大山,形态各异,好看极了。
15、在秋风中,芦苇醉了;我散步其间,也被陶醉了。
16、扩展资料
17、"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18、"河水是寂静如常的,小风把河水皱着极细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边并不像在海水上边闪着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
19、《祖父的园子》一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以富有诗意的语言还原了祖父的园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童年与祖父的怀念。
20、第三部分(16~20自然段):写园子里的动物、植物还有人和谐相处,一切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和成长。
21、第二部分(4~15自然段):具体叙述“我”和祖父在园子里一起劳动、玩耍的情景。
22、《祖父的园子》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23、"这时,再往远处的下流看去,看着,看着,那灯就灭了一个,再看着看着,又灭了一个,还有两个一块儿灭的。于是就真像被鬼一个一个地托着走了。打过三更,河沿上一个人也没有了,河里边一个灯也没有了。"
24、"有一段时光,沉淀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有一座城,我来过,便再也不曾远离。呼兰河,那是我一生的希望与憧憬。"
25、先写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再写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最后写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主要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快乐的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