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心情文案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句摘抄25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句摘抄25句】

时间:2024-08-29 18:21:44

1、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原诗在《小雅》里,“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在此上下文中,“行”读háng。“行止”的“行”就读xíng。  但后来将《小雅》中这个句子独立出来说“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便会误读为xíng。  “止”通“之”。  景行(háng道路)行(xíng跟随)之。

2、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祟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4、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5、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6、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7、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9、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10、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1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话常见常用,可要解释清楚,还真得费点笔墨。

1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1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读音是gāoshānyǎngzhǐ,jǐnghángxíngzhǐ。意思是赞颂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举止作为行为准则。

14、译文车轮转动车辖响,妩媚少女要出阁。不再饥渴慰我心,有德淑女来会合。虽然没有好朋友,宴饮相庆自快乐。丛林茂密满平野,长尾锦鸡栖树上。那位女娃健又美,德行良好有教养。宴饮相庆真愉悦,爱意不绝情绵长。虽然没有那好酒,但愿你能喝一盏。虽然没有那好菜,但愿你能吃一点。虽然德行难配你,且来欢歌舞翩跹。登上高高那山冈,柞枝劈来当柴烧。柞枝劈来当柴烧,柞叶茂盛满树梢。此时我能接到你,心中烦恼全消掉。巍峨高山要仰视,平坦大道能纵驰。驾起四马快快行,挽缰如调琴弦丝。今遇新婚好娘子,满怀欣慰称美事。

15、出处:汉代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赞》

16、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17、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

18、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19、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

20、《诗经·小雅·车舝》原文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21、原出于《诗经·小雅·车辖》。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使得本来的意思发生了变化。

22、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品德如高山一般让人景仰,如大道一般让世人遵循,让人不禁将他的举止作为行为,虽然不能到达和那人一样的品行和才学,但也会心之向往,时刻规范着自己。

2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大致的意思是赞颂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举止作为行为准则。

24、面对道德高尚的人十分崇敬,如同看巍峨的高山一般,想要和这样的人一样成为有修养的人,却因为自身能力有限不能达到那么高尚的境界,但内心始终还是对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保有向往。

25、崇拜有高山一样高尚品质的人,就要努力地像他那样处世。虽然达不到他那样的境界,但内心是向往着做他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