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jiào组词:教父、教养、教室、教学、教训、教材、教导、教授、请教教拼音:jiào、jiāo释义:教jiào
2、近义教导教训教育训诫
3、教jiāo组词:教学、教授、教书、教书匠、文教区
4、jiāo,jiào
5、“教”,普通话读音为jiào,jiāo。“教”的基本含义为指导,训诲,如教习、教头;引申含义为使,令,如风能教船走;指“宗教”,如教士、教主。
6、教师们必须保持教学激情,这可以通过持续的学习和交流来获得。
7、《说文》
8、动使;令。
9、动〈文〉教导训诫。
10、相关例句
11、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12、易安曾赴崇安拜访先生,得先生教诲、赐予美酒时蔬,至今不敢或忘。
13、例句他自小被宠坏了,完全不能接受长辈们教诲自己。他被老师教诲后,立刻改变了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14、近义词:教育,教学
15、小时候,因家庭蒙(ménɡ)难,我随父母来到内蒙(měnɡ)古生活,住的是蒙(měnɡ)古包。7岁时,我上了小学,接受了启蒙(ménɡ)教育。同学们都很朴实,从不蒙(mēnɡ)骗他人。
16、我学习好主要是得益于老师的教诲。
17、动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别人;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做。
18、意思是接受教诲。
19、也许我们还太小,没法完全理解长辈们的苦心教诲。
20、动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1、最近有许多公共事业正待我们受教育的青年去建设,如开矿,修路,修铁路,开办学校,发展事业呀。
22、受教造句
23、千百年来,我们的前辈或肝脑涂地或胼手砥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一代可以穿过美丽的花径,到杏坛前去接受教化
24、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25、动同本义。
26、感谢老师给予的教导,我现在已经渐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了,一定会让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勇于坚持下去,要让自己做到不放弃的精神去做到更好更棒。
27、教化或教育的恩泽。《战国策·齐策六》:“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明李贽《与焦弱侯书》:“不知孔子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十,以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富贵。”
28、教学相长教养教育管教
29、小学教育,重在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30、近义词教育
31、使,令:风能教船走。教jiāo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
32、它的近义词有:教授,教训,指导,训诫 ,教养,教导,训诲,熏陶,训导 ,教育和教化等等。它的意思是,教导和训诫。例如,我们要牢记毛的谆谆教诲。
33、[jiàozé]
34、教学、教授、教书,教室,教育,
35、上所施下所效也。
36、组词是教导,和平。
37、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人民教师。
38、他春风风人般的教导,使我们受益匪浅。
39、多音字:jiào:教师。jiāo:教书。
40、香农在密歇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接受教育,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花在贝尔实验室的工作上。
41、“教”,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老师的手拿着教鞭,正在督促着一个孩子学习知识。字上方的“爻”字是声符。后来逐渐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最终演变成楷书体的“教”。
42、名指宗教。
43、教会教徒佛教传教
44、组词教书,教员
45、老师的教诲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耳边。
46、在现代汉语中,“教”还有教育、教材的含义,如教席、教术。
47、读音是,jiāojiào
48、常用释义
49、您的一番教导,使我顿时明白了许多道理。
50、张老师的一席话如时雨春风,让我深深受教。
51、教化或教育的恩泽。
52、意思是:接受教诲
53、教诲的意思是传授知识,引导做人。近义词有教导,教授,解惑,引导,教育,指教,指点,训海,训诫,熏陶,教训,训导,教化,开导,培育,培训,培养
54、你的教诲我永远铭刻在心中。
55、这位已经当了祖母、受教于哈佛的经济学家,承诺要铲除贪腐,并从赖比瑞亚过去的悲苦与暴力中,建立复兴的舞台。
56、近义词教育、教学、训诫、训诲、教化。教诲的造句如下:
57、例词谆谆教诲聆听教诲
58、近义词:教养,教育,教导,教化,教学等。
59、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爱校如家。
60、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人。
61、霸权主义者是全世界人民的反面教员。
62、组词,教导,教书育人
63、jiào和jiāo
64、犯点小错误,受点小处分,只要虚心受教,今后还会东山再起的。
65、老师的教诲言之有理,令人口服心服。
66、教亦多术:教诲人有多种方法。
67、基本解释
68、我犯了错,妈妈语重心长的教导我。
69、详细解释
70、作为教师,应该理解每个学生独特的需求和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71、详细释义
72、这所小学总共有五十位教员。
73、教父:基督宗教新入教者接受洗礼时的男性监护人。一般请教会内虔诚而有名望的教徒担任。有责任监督并保护受洗者的宗教信仰和行为,如同父亲对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