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心情文案 > 精选红楼梦较短优美语段摘抄及感悟【55句】

精选红楼梦较短优美语段摘抄及感悟【55句】

时间:2024-08-30 09:36:31

1、《红楼梦》中有很多精彩的段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作者曹雪芹对于人性的深刻描绘。例如,“人生如梦,一场虚幻,有如春梦一场,华而不实”。这句话就道出了人生的本质,警告人们不要陷入虚妄的幻想中而迷失自己。

2、通灵宝玉与金锁铭文

3、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4、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5、不论是清客们,还是大小头目们,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可想贾府的腐败,腐败到人心里去了,贾府的衰亡和这些人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6、王夫人心中怕的是凤姐儿未经过丧事,怕他料理不清,惹人耻笑。今见贾珍苦苦的说到这步田地,心中已活了几分,却又眼看着凤姐出神。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先见王夫人不允,后见贾珍说的情真,王夫人有活动之意,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王夫人悄悄的道:“你可能么?”凤姐道:“有什么不能的。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王夫人见说的有理,便不作声。贾珍见凤姐允了,又陪笑道:“也管不得许多了,横竖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我这里先与妹妹行礼,等事完了,我再到那府里去谢。”说着就作揖下去,凤姐儿还礼不迭。

7、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

8、感悟:这一段描写背景是贾珍请求凤姐帮忙料理秦氏后事。凤姐的好强求胜活脱脱体现了出来,“有什么不能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她的要强和想表现自己的欲望,但凤姐也的确能力出众,将此事办的十分妥当。曹先生在写《红楼梦》时,没有直接用一个字表达了他自己的个人喜好,但是客观的叙述让人物形象十分灵动,让几百年后的读者津津乐道,这是真功夫。

9、第十三回片段好句摘抄

10、名家点评:

11、以下是红楼梦第八回中的一些好句赏析:

12、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13、在宝玉转向北奔梨香院,又遇见银库房总领吴新登,仓上头目戴良和几个管事的头目,共七人。有一个买办钱华忙上来请安。看看这些人说的话:“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明显的是溜须拍马。

14、石头由自由自在的神物,变成一个被人百口诮谤的“臭皮囊”,表面上是对人生意义的否定,其实是作者在发抒他对人生社会幻灭后的愤激情绪。

15、正在宝玉宝钗二人说话间,林黛玉进来了,黛玉又说了一番讽刺话。

16、一、贾府的清客们

17、女娲补天丢弃不用的那块石头,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人世,变成了通灵宝玉,同时又是贾宝玉其人。这是作者凭空虚拟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所以说它荒唐而又荒唐。

18、嘲诗:“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这首诗将“通灵宝玉”的来历简介了一下,也把贾家最后会败亡的主题再次点了出来。

19、莺儿说了半句话:“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看样子给宝钗看病的是这个癞头和尚,给金锁的也是这个癞头和尚,正应了“金玉良缘”的谶言,既然莺儿说了一半,也说明“金玉良缘”也是半途而终。

20、随后薛姨妈留宝玉、黛玉吃饭,宝玉想喝酒,薛姨妈令人取了上等酒,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说了一番,概括出来就是宝玉不能吃酒,否则自己挨训,在贾母那怎么吃都行,在外面就不行。薛姨妈说了,老太太问了,有我呢。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李嬷

21、二、“通灵宝玉”和“金锁”

22、金锁的两面: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23、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24、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背景为林黛玉逝世一事

25、三、宝玉的奶妈

26、“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是暗示宝钗、宝玉夫妇命运蹇涩,将由花柳繁花的顶峰,跌入贫困凄凉的底层。

27、"见人们目无余情,何必争论议论得口如悬河,目如许海。"-描述了人们在有争议的话题上过于激烈的争论,形象地比喻成口如悬河,目如许海。

28、金锁铭文: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29、谁知到穿堂,便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这两位清客的名字谐音是“沾光、善骗人”,可想贾府的清客们绝大数人都是骗吃骗喝的。看看他们是怎么对待宝玉:“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宝玉也从他们嘴里得知贾政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

30、宝玉闻了一股香,这就是“冷香丸”的香气,宝玉还要吃,这既是胡闹,也是说明二人以后的缘分。

31、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

32、如花美眷,怎敌似水流年。

33、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

34、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作什么。——李氏对平儿语

35、这一回安排宝钗看通灵宝玉,宝玉看金锁,暗暗说明二人有一段姻缘,可惜不是好姻缘。

36、"儿行千里母担忧,是禽恶种,都由母教之过。"-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自己子女的牵挂之情,通过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比喻,强调了母亲的教育重要性,暗示了教育的哲理。

37、随着情节的展开,曹雪芹不断将人性的阴暗面展现出来,比如人心难测,嫉妒心重,犬儒思想盛行等等,这些使得更加深刻传神,让读者受益颇丰。

38、"嗳哟,旧时玩月亮,皆是昔日黄花红楼,今日人事已非。"-这句话通过玩月亮这一动作,在描写人物思绪的同时,暗示了人事已非,时光流转的感慨。

39、这两句铭文恰好是对仗工整的一副联语,也是所谓“金玉良缘”的根据。从字面上看,这是两句好话,但用在“二宝”身上就带有明显的嘲讽意味。将来一个要出家当和尚,一个要守活寡,长寿又有什么用?说是“仙寿恒昌”,宝玉并没有成佛作主;说是“芳龄”永继,宝钗同样要衰老贫病。其实不过是表面吉利的两句空话而已。

40、士隐意欲也跟着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

41、最后的“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两句显得很突兀,然而只有这样出入意料的有“分量”的句子才能把全诗结住。它告诉读者,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转眼即逝的过程,最终全告毁灭。

4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描述林黛玉的容貌

43、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44、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45、"那堵墙原是灰白色的,既暗又湿,如今竟因风雨薄得了一层墨色衣裳,显得分外肃穆。"-这句话通过对墙壁颜色的描写,揭示了时间流转和岁月沉淀所带来的变化,同时在描写中透露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46、士隐意欲也跟着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2、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士隐令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的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好;再使几人去找寻,回来皆云影响全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烦恼,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顾性命。  3、通灵宝玉反面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篆文,今亦按画于后面。但其真体最小,方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今若按式画出,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所以略展放些,以便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不至以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蠢大之物为诮。  4、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5、当下代儒没法,只得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铁槛寺后。一时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也是二十两,宁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其馀族中人贫富不一,或一二两、三四两不等。外又有各同窗家中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得此帮助,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6、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7、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8、一时宝钗凤姐去了,黛玉向宝玉道:“你也试着比我利害的人了。谁都像我心拙口夯的,由着人说呢!”宝玉正因宝钗多心,自己没趣儿,又见黛玉问着他,越发没好气起来。欲待要说两句,又怕黛玉多心,说不得忍气,无精打彩,一直出来。  9、贾蓉等两个常常来要银子,他又怕祖父知道。正是相思尚且难禁,况又添了债务,日间工课又紧;他二十来岁的人,尚未娶亲,想着凤姐不得到手,自不免有些“指头儿告了消乏”;更兼两回冻恼奔波:因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心内发膨胀,口内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日常倦,下溺遗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于是不能支持,一头躺倒,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胡话,惊怖异常。百般请医疗治,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  10、且说荣府中合算起来,从上至下,也有三百馀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没个头绪可作纲领。正思从那一件事那一个人写起方妙,却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这一家说起,倒还是个头绪。

47、"虽在大家庭中,而照样的有凤姐、宝钗,有可观之家私文臣识者,有令闻之丈夫哥舍者,亦有黑漆人皆知之蒋氏,浊浊绿水,连城堡里亦闻之项氏五石二糖,亦有铜臭之类者。"-这句话通过列举不同人物并使用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反映了大观园内不同阶层和不同品味的人的存在,形象地展现了大观园中复杂的人物关系。

48、通灵宝玉铭文: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49、以上是红楼梦第八回中的一些好句赏析,这些句子给人以深入思考和感慨的同时,还展现了作者的思辨能力和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

50、宝玉从宁国府送贾母回荣国府,待贾母睡了中觉,宝玉打算去看望养病在家的宝钗,这里有这么一句话:“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宝玉十分怕贾政的。

51、第八回写宝玉去探望宝钗,宝钗要看宝玉那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便笑着说:“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宝玉把玉解下来递给宝钗。就在此处,作者假托“后人曾有诗嘲云”写了这首诗。

52、通灵宝玉正反面内容:①正面:“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②反面:“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53、这四句铭文分别铭刻在宝玉佩带的通灵玉和宝钗佩带的金锁之上,出现在第八回中。

54、书中这类带有浓厚悲观色彩的地方不少,毋庸讳言,其作用是消极的。重要的问题在于要会读,会分析,作正确的弃取。

55、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