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心情文案 > 我也能写一个句子中同时用上两种修辞手法的-推

我也能写一个句子中同时用上两种修辞手法的-推

时间:2024-09-05 03:50:24

1、他全神贯注地在家写作业,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2、两个词语用在同一个句子应该是对偶的修辞手法。将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关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人个短语或句子放在一起,叫对偶。对偶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类型。对偶的作用是句式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概括力强,富有音节感。

3、比喻:星期天,我在家写作业,房间里热的像蒸笼。

4、包括: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

5、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6、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造句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7、小溪流弯弯曲曲,流水潺潺,仿佛是一条舞动的带子,溪水唱着欢快的歌向前奔去.溪水真清啊,可以见到溪底的沙石,小鱼小虾;溪水真凉啊,捧上一把洗洗脸,清冽,凉爽,让你感到无比舒服;溪水真甜啊,喝一口,仿佛有一股凉气沁入心田,令你暑气尽消,疲劳尽洗.

8、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9、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10、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11、一、对偶句就是把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对偶时,一要注意内容形式的统一,切忌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对称而任意拼凑。二要注意前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头重脚轻,互相包容或概念重复等现象,对偶句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和传诵;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炼,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偶是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修辞格式,使用非常普遍,从古到今,在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中,都有大量的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二、对偶大概可以分为三种:1.正对: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2.反对:前后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反的对偶句子叫反对。3.串对:又叫连对,流水对。它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这种对偶句子称为串对。

12、他就像一只听话的小狗,按照妈妈的话在家写作业。

13、答:两个相似的句子在一起不是修辞手法。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在一起才是一种修辞手法一一排比。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加強语势,增強语言力量。如:没有工作的魄力,没有求实的决心,没有改变落后的勇气,是做不好工作的。句中连用三个没有,加強了语势。

14、比喻:1、他在家写作业,写得字工工整整,好像一幅优美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

15、南国的红豆啊,红得活泼,像泉水的叮咚,让人清爽。南国的红豆啊,红得艳丽。像朝阳的初生,让人神往。

16、比喻,夸张:他在家写作业,速度快得像箭。

17、夸张:1、今天他在家写作业,不能出去玩,简直让他生不如死。

18、例子如下:1,这个秋夜,是寂静的,是温和的,是梦幻的。

19、他在家写作业,那写字的速度堪比疾驰的汽车。

20、我的书桌上摆满了东西,小小的玩偶,厚厚的字典,长长的铅笔,琳琅满目。

21、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