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我断定明天会下雨。”
2、无论谁(违背)违反纪律,都要受到批评。
3、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4、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5、此外,一些高级文本编辑器还可以自动检测句子的阅读难度和语速,提供针对性的修改建议。
6、利用文本编辑器自动检查工具可以快速查找论文错别字和语速通顺。
7、原因是文本编辑器自带拼写检查和语法检查功能,可以自动识别和标记出错别字和语法不通顺的句子。
8、把“和校长"去了
9、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成分赘余、句式杂糅、前后矛盾、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等病句。
10、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改措施,如修正语法错误、调整句子结构、重新组织段落等。
11、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12、此外,多次修改和请同行专家审阅也是查找论文错误和提高语速通顺的有效方法。
13、扩展资料:
14、找专业人员审阅论文的错别宗和病句,是对自己和论文负责、也是对读者和科学严谨负责的美德。
15、例如:“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增长。”
16、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17、除了文本编辑器自动检查工具外,还可以使用语言检查工具和拼写检查工具,如Grammarly和Ginger,这些工具不仅可以检查拼写和语法问题,还可以提供写作风格建议,大大减少论文修改的时间和精力。
18、论文的错别字和病句应该由语言文学的专业人士来审阅,因为这类专业人员在字、词、短语(词组)、语法修辞方面有专业特长。
19、修改病句,指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需要修改的内容囊括句子的所有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0、具体修改方法如下:对于论文中的病句,首先要明确需要修改的具体问题。
21、他(心上)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22、[例题1]
23、改:“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24、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25、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26、改:“在这次比赛中,我得了第一名。”(补主语)
27、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补宾语)
28、“病句”是指语法错误或者表达不清的句子,也有人称之为“病态句子”、“生病的句子”。
29、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
30、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补谓语)
31、听了老师的话,(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补主语)
32、而“病字句”则是对“病句”的一个俚语化的说法,通常用于用语中。
33、例如:“在这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缺主语)
34、这类人员会很敏感地发现一般人不会觉察的错别字和病句(包括逻辑错误)。
35、?修改病句是为了提高论文的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确保论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6、总之,修改论文病句是为了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需要仔细审查并进行适当的修改。
37、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分句间次序不当)
38、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提高。
39、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40、论文查语病可以通过软件校对来修改。因为这类软件在字、词、短语(词组)、语法修辞方面有专业特长,会很敏感地发现一般人不会觉察的错别字和病句(包括逻辑错误)。
41、例如:“我断定明天可能会下雨。”
42、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语法错误、逻辑混乱、表达不准确等。
43、改为:他来到池边,跳下池塘,很快就游了过去。
44、在交流中,有时为了表达幽默或者夸张的效果,人们会刻意使用一些语法错误或者表达不清的句子,这种句子就被称为“病字句”。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的文学作品或者学术论文中,使用病句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它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和可读